今天是2022年7月31日,也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了。天气依然炎热,酷暑难耐。
人活着必然是离不开自然环境的,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,都是我们的生存环境。不论我们是工作还是闲着躺平,身体都是处在当时的自然环境当中的。环境的好坏我们不能改变,但是工作还是要做的,不过环境的好坏却是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效率。效率产生的价值也就是我们的劳动报酬,这些金钱的需求也是我们活着的需求。所以很多人都明白让自己处在一个合适的环境当中,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钱。所以,也就有了职业的选择,为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,就需要为之创造需要的条件,削尖了脑袋挤进那个环境当中。
然而,三年来随着疫情和经济大趋势的影响,很多行业都变得不那么理想了。也就是说,真正能挣钱的行业越来越少。我并不是说很多行业大家都挣不到钱,当然某个行业还是会有人能挣钱,但是行业里的其他人的收益肯定是没法和这类极少数人相比的。以前我觉得所有行业大多数人都是能挣到钱的,挣不到钱的是极少数,如今应该是正好相反了大概。这或许就是经济不好的具体体现了,如此的恶性循环了。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并不是经济方面的专家或者研究人员,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的一些随意的观察和粗陋的想法。
三年前我就想着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,或者说换一个工作环境。当时的想法只是单纯的想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的收入,现在看起来,可能那时候就已经意识到经济的下行,想着做一些改变,让自己能够避免一些风险。然而改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,相反很容易变的更糟。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,所有折腾都是无用功,逃不掉的。三年来看着行业内一片哀嚎也只能束手无策,跟着躺平熬日子混时间了。
那么迷茫这个词也就普及到了很多人的生活当中了,迷茫永远是大多数人无法回避的常态。在面对未知的明天的时候,也只有迷茫一词能够描述当时的心境了。如果能够很清楚的知道未来一天甚至一周所有的工作和时间安排,那就不是迷茫,应该算是正确的生活和工作轨迹了。如果这样也能迷茫,在如今的环境下,会被很多人敲打的。毕竟,不知足虽然是好的,但也别太过分了是吧?
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,但往往很多人做了很多准备也是需要很多年才能获得机会的。前几天与一位朋友聊天,这位朋友四十来岁,也算是事业有成,家庭美满。聊起来才知道,他也是最近几年才步入正轨的,算起来也就是四十岁之后的事情了。四十岁之前也算是经历过迷茫时期的,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是干啥啥不灵了。别人能干好的事情他就是干不起来,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行。如果分析起原因来或许可以框进个人能力和阅历里面去,但我不认为这是根本的原因,我不相信他在三十岁之后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阅历。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,我觉得他应该是不具备「天时」的条件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无论你多努力做再多的准备,机会没有来临之前你也是束手无策的,等待机会来临的时间可能会很漫长。因为这位朋友是在不断的试错后,终于才在四十岁之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机会。
在没有获得机会之前我能怎么做?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但我能想到的是,尽可能做好眼前的事情,但也不要死磕,因为不一定有意义。还是要寻找机会,创造机会。